×

返回 关闭
设置

财务杠杆效应——息税前利润的变动放大每股收益的变动

财务杠杆:由于固定性资本成本(利息费用、优先股股利等)的存在,使得企业的普通股收益(或每股收益)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(即每股收益承担的风险大于经营风险)的现象。

财务杠杆系数

不存在优先股股息:

既存在固定利息的债务,也存在固定股息的优先股:

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:

财务风险:由于(债务)筹资原因产生的(固定)资本成本负担而导致的普通股收益波动(大于息税前利润波动)的风险,产生原因是资产报酬的不利变化(经营风险)和资本成本的固定负担

财务杠杆效应由EBIT的变动(经营风险)激活,EBIT越高,DFL越低,逐渐接近于1(EPS与EBIT等比例变动,无财务杠杆效应),财务杠杆作用越弱;EBIT0时,DFL=0。

只要存在固定资本成本,就存在财务杠杆效应;普通股收益>0,只要存在固定资本成本,DFL恒大于1,即财务杠杆作用一定存在;但随着普通股收益的上升,DFL逐渐变小(趋近于1),财务杠杆效应减弱。

固定资本成本越高,财务杠杆作用越强、DFL越大,如果企业不存在固定资本成本,则不存在财务杠杆作用,DFL=1(若T和N不变,EPS与EBIT等比例变动,无财务杠杆效应)。
EBIT=I+优先股股利/(1-T)时,普通股收益=0,DFL无穷大,表明经营收益刚好抵偿固定资本成本的状态下,财务杠杆作用会很强。

财务风险是债务筹资活动结果,但不能脱离经营风险而独立存在,是“叠加”在经营风险基础之上的风险。

EPS的变动性,通常是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
影响财务杠杆的因素: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的比重、普通股盈余水平(受息税前利润、固定性资本成本高低的影响)、所得税税率水平。





9888人看过 6年前

全部评论(4)

请稍等,正在加载
分享
扫码下载APP 关闭

帖子回复及时提醒
听课刷题更加方便

取消
复制链接,粘贴给您的好友

复制链接,在微信、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